特別注明:
本期內容獲提問的小伙伴授權
由“曉南的智囊團”作答。
在快樂的事和有意義的事之間,我們該如何選擇?比如:學習很有意義,但有時又是枯燥的,而看動漫是快樂的,但又會覺得那是在浪費青春。怎樣才能真的快樂呢?什么才是真正的快樂?
真正的快樂大概是完成了身份所必需的事后擁有了追求興趣的自由,在這過程中,獲得了責任、成就、自我約束與享受興趣的樂趣吧。缺乏責任感約束的娛樂,往往是空洞乏味的。這是我個人的觀點。
快樂的事與有意義的事其實并不矛盾,關鍵是看你看待問題的角度。人生就像是由無數個點組成的線一樣。我們如果站在一個點上看問題,就會把問題擴大化,而如果站在一條線上看問題的話,問題其實沒那么嚴重。
而且,事情的好與壞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學習是有意義的,但是不一定是枯燥的,當你找到學習的興趣,擁有學習的動力,尤其是獲得學習的成果的時候,你就會覺得學習一種莫大的快樂。
看了你的提問,覺得你還是個新生吧。突然沒有了像中學時的那種外部壓力,空閑時間也多了起來,突然有些迷茫,也是正常的。
而無論是快樂的事也好,有意義的事也好。關鍵不是這件事本身,而是你想選擇去做什么事,你的愿望是什么,以及你是否愿意為自己的這種選擇負責。如果你需要當下的快樂,那就去做快樂的事;如果你對未來的自己有所期許,那就去做有意義的事。而無論做了哪種選擇,你都需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而選擇本身就是一個舍與得的問題,在得到一些的同時,你總會失去一些,反之亦然。這個問題并不復雜,你只是自己把自己繞了進去。
將有意義的事變快樂。
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后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蔡康永
做有意義的事情≠不快樂,是你還沒想明白它們的關系而已。
同學你好!我覺得這個問題需要辯證統一地去看,首先做有意義的事一定是會快樂,因為新鮮感或者成就感,你需要找到這個結合點。比如你說學習枯燥,但是當你學習到新知識或者突破自我有提高是不是會覺得很快樂?
另一方面,你所認為很快樂的事但是覺得是在浪費青春,其實不然,我認為第一事物是有聯系的,第二你現在看起來毫無意義的事情也許某一天不經意恰好就能幫助你,所以那些事情一定是有意義的,比如你說的看動漫,也許某一天和別人聊天恰好你能說出很多相關話題的內容,而這個人最終對你的人生有很多幫助也不是沒有可能。真正的快樂就是你想擁有什么,你就去追求什么。同時在你到達目的地的途中也許會有意外驚喜的快樂。
我不想要那么多意義
我只想快樂
可是現在我也覺得后悔
因為那也是導致我當時不快樂的根源
如果只圖快樂 導致虛度了光陰 徒留悔恨怎么辦
可是生活中
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是我們不得不做的
比如 學習 工作 這些是必須做的有意義的事
而你可以做到的快樂 是在基本的生活之下 做那些沒有意義但很快樂的事
也可以把你的快樂轉化為職業或者其他有意義的事 這樣就不會有人說你是荒廢
有沒有意義都是別人的評價
只要這件事帶給你快樂
這何嘗不是帶給你的寶貴的經歷與意義?